福建省证券期货业协会成立于1998年12月,前身为福建省证券业协会。2005年11月更名为现名,成为福建省内证券期货行业的重要自律性组织。该协会致力于推动区域内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通过业务交流、信息收集、会员培训和纠纷调解等职能,促进行业规范运作和创新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福建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和风险管理方面表现突出。
截至2022年6月末,福建期货客户的期末权益规模达到49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这一数据反映了福建期货市场的活跃度和投资者的高度参与度。此外,已有3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套保公告,显示了实体企业对期货套期保值工具的广泛应用。
福建设立了28个期货交割库和20个期货交割品牌,这些设施为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交割库和品牌的设立不仅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例如,有色金属、钢铁、能源、化工和农产品等行业的企业通过综合运用套期保值、交割服务、场外期权等金融工具,有效提升了风险管理能力。
福建省政府高度重视期货市场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期货经营机构增强资本实力和运营能力。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在资本市场福建对接大会上表示,鼓励福建法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多途径增强资本实力和运营能力,实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同时,引导法人证券公司加大在福建的资源投入,积极对接省内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双创企业,支持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
2022年8月25日,由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办、兴证期货有限公司承办的“期货和衍生品服务新福建建设推进会”在福州举行。此次会议是福建省政府举办的“2022年金融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福建创新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探讨期货和衍生品如何更好地服务新福建建设。
福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郭宁宁出席大会并致辞,强调了期货市场在提升价格影响力和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中国期货业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张晓轩也表示,将继续引导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期货经营机构综合实力提升,完善期货法配套制度体系,推动更多产业企业参与到期货市场中来。
会议围绕“聚焦期货金融创新,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主题展开讨论。来自监管机构、行业协会、期货交易所、实体企业和期货公司的代表深入研讨了如何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支持新福建建设。会议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加强业务培训、优化监管环境、推动金融创新等,以促进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未来,福建期货市场将继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期货和衍生品市场的产品体系,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另一方面,将加强与国际期货市场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福建期货市场将继续发挥其在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方面的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在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期货市场将成为企业稳定生产经营的重要保障。此外,还将积极探索“保险+期货”等新型金融工具的应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为了确保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福建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期货市场的支持力度,出台更多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监管部门也将不断优化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防范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福建期货市场作为区域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桥梁,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断完善市场机制、丰富产品体系、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优化,福建期货市场有望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新福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